7月27日至30日,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校区举行。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等多部门联合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体育服务中心等单位承办。赛事以深化体教融合为核心,旨在推动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普及发展,激发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本届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327支代表队、近1400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大学派出两支教工代表队共8名运动员参加6个项目的比赛,最终取得5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北大代表队合影
开幕式现场
教工组健身气功·八段锦集体赛颁奖
"因太极,更北大"。由北京大学未名太极社骨干组成的代表队,在社长王东敏的带领下,自7月4日起便进入高强度集训阶段。王东敏不仅每日亲自指导队员训练、纠正动作细节、组织实战演练,还多方筹措赛事资源,为团队提供全方位保障。7月25日临行前夕,体育教研部主任钱俊伟专程前来为队员们壮行,勉励大家展现北大风采、勇创佳绩。更令人感动的是,未名太极社特聘健康顾问、骨诊专家万轩竹特意调整行程,远道而来为队员们进行专业诊疗,确保每位队员以最佳状态踏上征程。
钱俊伟为队员送行
万轩竹为队员诊疗
赛场上,拥有4个“小白”的北大教工健身气功代表队以“做更好的自己”的表现诠释了百年学府的体育精神。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八段锦集体项目(27支参赛队伍)中,由吴定锋、冯凯杰、粘怡佳和谢海江组成的教工1队,凭借饱满的精气神、规范的动作和整齐划一的演练,在“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两项评分中均获全场最高分,最终以8.85分的绝对优势问鼎冠军。由田越、彭湘兰、龙智惠、鲁宁组成的教工2队在赛场上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动作规范性位列全场第三,仅以0.01分的微弱差距屈居二等奖首位。
教工1队在健身气功·八段锦集体项目比赛中
教工2队在健身气功·八段锦集体项目比赛中
勤学苦练
在集体项目精彩亮相后,大家在4项个人项目中屡登领奖台。冯凯杰作为从小习武的全运会武术冠军,放下光环,跳出舒适区,勇于尝试新领域,从零开始学习,在女子教工组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个人赛中,她力压群芳,荣获冠军。在竞争最为激烈的男子教工组八段锦个人赛中,1队队长谢海江作为未名太极社指导老师、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以力道与韵律兼备的动作从33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第五名的佳绩。2队队长田越作为普通教职工,以虚心求教的精神和认真刻苦的态度,刻苦训练,不断精进,在女子教工组八段锦个人赛中荣获季军。粘怡佳虽有一定太极拳基础,但对马王堆导引术完全陌生,为备战比赛,她跟随教练学习动作,专门购买《马王堆导引术》教材系统学习理论,并反复练习与琢磨,在大巴上坐着还在回忆和比划动作,最终凭借扎实的努力斩获季军。吴定锋早年虽为武术专业,但近20年深耕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并担任全国总裁判长。他勇于突破,从裁判角色破茧重生,投身八段锦学习,在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集训,凭借高效学习,最终夺得八段锦四人集体项目冠军。
冯凯杰(左上)、粘怡佳(右上)、田越(左下)、谢海江(右下)在比赛中
无论是集体赛还是个人赛,北大代表队在“动作规格”方面表现优异,充分体现了教练的规范指导和队员们的勤学苦练。自7月4日启动集训以来,在王东敏教练的带领下,队员们主动牺牲假期休息,每天刻苦备战,以极其认真的态度打磨每一个动作细节,队友间既是伙伴又是导师,互相查漏补缺、互相指导,毫不避讳地挑毛病、找差距、改动作,形成了高度信任和融洽和谐的团队氛围。大家常常上午练、下午练,回家继续练。经过20多天的集训,习练近400遍,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集体演练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八段锦作为健身气功,其强身健体的作用更加凸显:队员们的马步根基更加稳固,攀足动作的舒展度与腰胯柔韧性显著增强,整体身姿愈发挺拔如松,劲力运用更显圆融浑厚。每个技术细节的突破都见证了队员们刻苦训练的成果。对首次参赛的新人选手来说,训练初期便清醒认识到自身的技术不足,严格遵循王东敏教练制定的科学训练方案,精准把握每一个技术动作要领。她不仅关注队员的技术训练,对团队成员的心理状态和团队建设也做到了恰到好处的指导。最终在比赛当日,队员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实现了自我突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优异成绩。正如教练所言:“做更好的自己,赛场上不留遗憾。”
强身健体是比赛和集训带给队员们的宝贵财富,而团队集训和参赛的经历更是留下了珍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敢练能练、敢说能说、敢听能听、敢比能比、敢赢能赢”——赛后总结中,王东敏教练充分肯定了队员们的习练精神,认为这正是北大代表队获胜的制胜法宝。
北大代表队秉持“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参赛理念,在比赛前虚心与健身气功专家交流学习。赛前,王东敏和粘怡佳专程向上海体育大学马王堆导引术专家赖剑慧教授虚心请教,获得精准点拨;冯凯杰主动与兄弟院校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专业教师切磋技艺,收获颇丰,为比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虚心求教、精益求精的态度,充分彰显了北大人积极进取、开放自信的精神风貌。
本次比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工会和体育教研部的支持与指导,离不开特步体育公司的倾情赞助,以及光华管理学院校友赵小斌及其企业康幕昂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慷慨资助。